八二三炮战的解释和意思

弄清查询 > 在线组词 > 八二三炮战的解释和意思

八二三炮战的拼音及详细解释

【词语名称】八二三炮战(baersanpaozhan)

【词语拼音】ba er san pao zhan

【词语读音】bā èr sān pào zhàn

【词语简拼】BESPZ

【网络释义】 金门炮战,又称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称为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国共双方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炮战。1958年及其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据守福建省金门岛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惩罚性大规模炮击封锁行动。炮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国民党军队随后开始反击。炮战初期,解放军打击岛上军事目标,后期重点封锁海运线,以围困金门。在炮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猝不及防,损失惨重,随着战事继续,逐渐恢复战力。并得到美国海军护航,维持金门补给线,甚至利用M55式203毫米榴弹炮反击及瘫痪厦门车站内的补运单位。炮战期间,双方海军舰艇和空军...

【分字组词】三字组词 二字组词 八字组词 战字组词 炮字组词

在线组词为您提供词语八二三炮战(ba er san pao zhan)的基本解释,八二三炮战的意思是什么,八二三炮战的意思,八二三炮战的读音,(baersanpaozhan)的意思,八二三炮战怎么读,八二三炮战读什么,八二三炮战的详细解释,八二三炮战是什么意思,八二三炮战的含义,八二三炮战有哪些意思,八二三炮战的拼音,八二三炮战的释义等词语八二三炮战意思解释在线查询。
弄清查询(nqcx.com) - 免费实用便民查询工具大全网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热门查询 弄清查询为您提供在线组词,组词大全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