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北伐的解释和意思

弄清查询 > 在线组词 > 姜维北伐的解释和意思

姜维北伐的拼音及详细解释

【词语名称】姜维北伐(jiangweibeifa)

【词语拼音】jiang wei bei fa

【词语读音】jiāng wéi běi fá

【词语简拼】JWBF

【基本释义】
详细介绍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死于五丈原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三国志》记载,西元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后主延熙元年(238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第二次北伐,延熙七年(244年)汉中都督王平兴兵据势,姜维和费祎等率军前去支援,曹爽大败。 第三次北伐,延熙十年(247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 第四次北伐,延熙十二年(249年)姜维派廖化去洮城,此时已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姜维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负。 第五次北伐,延禧十三年(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双方平手。 第六次北伐,延禧十六年(253年)费祎遇刺被害后,姜维出兵包围南安,粮尽而退。 第七次北伐,延禧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 第八次北伐,延禧十八年(255年)与夏侯霸出狄道,大破王经于洮西,王经退守狄道城,后陈泰派兵解围。 第九次北伐,256年姜维再次出兵,蜀将胡济失期不至,为邓艾破于段谷,死伤惨重。 第十次北伐,257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到了永安元年(258年)诸葛诞兵败后始退兵。 第十一次北伐,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此时黄皓欲以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曾向后主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没有接受,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祸。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景耀六年(263年)蜀亡。 姜维历次北伐战绩,互有胜负,军队已到达华阴、蒲城一带。其中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历年史家对姜维的北伐却是贬多褒少,连年征战,耗损国力至巨。在最后一次北伐进行时,廖化劝姜维休整军队,认为“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建议勿“强欲行难为之事”。《三国演义》卷末有诗说:“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

【网络释义】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三国志》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

【分字组词】伐字组词 北字组词 姜字组词 维字组词

在线组词为您提供词语姜维北伐(jiang wei bei fa)的基本解释,姜维北伐的意思是什么,姜维北伐的意思,姜维北伐的读音,(jiangweibeifa)的意思,姜维北伐怎么读,姜维北伐读什么,姜维北伐的详细解释,姜维北伐是什么意思,姜维北伐的含义,姜维北伐有哪些意思,姜维北伐的拼音,姜维北伐的释义等词语姜维北伐意思解释在线查询。
弄清查询(nqcx.com) - 免费实用便民查询工具大全网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

热门查询 弄清查询为您提供在线组词,组词大全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