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名称】自况(zikuang)
【词语拼音】zi kuang
【词语读音】zì kuàng
【词语简拼】ZK
【基本释义】
拿别的人或事物来比自己:以包公自况。借莲花自况。
【详细解释】
(一)、犹自比。
《南史·隐逸传上·陶潜》:“著《五柳先生传》,盖以自况,时人谓之实録。”《新唐书·张九龄传》:“ 九龄 既戾帝旨,固内惧,恐遂为 林甫 所危,因帝赐白羽扇,乃献赋自况。”《金史·海陵纪》:“与近臣燕语,輙引古昔贤君以自况。” 明 文徵明 《铁柯记》:“此殆造物者成吾志也,遂以自况,而人亦谅之,不以为过。”
【网络释义】
zì kuàngㄗㄧˋ ㄎㄨㄤˋ自况(自况)犹自比。《南史·隐逸传上·陶潜》:“著《五柳先生传》,盖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新唐书·张九龄传》:“ 九龄 既戾帝旨,固内惧,恐遂为 林甫 所危,因帝赐白羽扇,乃献赋自况。”《金史·海陵纪》:“与近臣燕语,輙引古昔贤君以自况。” 明 文徵明《铁柯记》:“此殆造物者成吾志也,遂以自况,而人亦谅之,不以为过。”